
一、基本情况
陈蕴哲,男,1985年出生,博士,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国际与政治学,广金-诺丁汉教育合作中心主任、广东-诺丁汉高级金融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网信办地方十四五规划编写专家组特聘专家、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苏省教育对外开放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青年发展研究基地(省决策咨询基地)首席专家、江苏省政协社情民意特聘专家、江苏省侨联决策咨询特聘专家、教育部高校思想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华南理工大学)特聘研究员、教育部国别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江苏省重点智库南京理工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重点智库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特聘教授,律师。先后获批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0项,公开中英文学术专著8部,权威学术论文42篇,经省部级机关采纳,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报送内参专报45篇,其中部分获得中央领导同志、国务院主要负责同志批示重视。
二、科学研究
(一)主要研究领域
数字经济;金融科技;公共政策;国际政治;
(二)论文、著作、专利、获奖
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CYL and the CCP, 1920-2012: FromOrganizational Rival to Leadership Incubator(中国共青团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研究1920-2012)” (London: UK PUBLISHING) 2016,第一作者;
2.《澳大利亚国际化教育发展与中国启示》,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9,第一作者;
3.《欧美发达国家高科技人才政策及启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第一作者;
4.“Research on University Network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and Response Strategies in the Big data Era(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应对策略研究)”(New York: United Culture Press),2023,第一作者;
5.“在实干中彰显爱国情怀”,《人民日报(理论版)》2019年9月24日,第一作者;
6.“在奋斗中实现青春梦想”,《人民日报(理论版)》2018年5月4日,第一作者;
7.“让国家强起来是当代青年的时代使命”,《人民日报(理论版)》2017年11月15日,第一作者;
8.“大力凝聚香港青年思想共识”,《人民日报(理论版)》2017年7月4日,第一作者;
9.“新时代的好干部要有新担当”,《瞭望(评论版)》2021年10月16日,第一作者;
10.“中坚青年压力与动力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21年11期,第一作者;
11.“智能模型稳定性测试系统”,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发明专利2025SR0057825,2025.01.09,唯一;
12.“科技咨询集成管理系统”,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发明专利2024SR1756903,2024.11.12,唯一;
13.“数据经济智能化分析系统”,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发明专利2025SR0263348,2025.02.17,唯一;
(三)主持的项目
1.“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2016年;
2.“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社会表征研究”,科技部一带一路外专专项(国家级),2022年;
3.“基于俄乌冲突中认知战的案例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工信部党建重点项目,2022年;
4.“高校青年科研人才压力与动力转化影响因素研究”,中国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项目,2021年;
5.“青年爱国主义精神研究”,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项目,2019年;
6.“新时代青年实现青春梦想路径研究” ,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项目,2018年;
7.“凝聚香港青年思想共识研究”,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项目,2018年;
8.“青年的时代使命”,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项目,2018年;
9.“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项目,2020年;
10.“形成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分众化、精确化实施机制研究”,广东省委政研室委托课题,2024年;
11.“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应对策略研究”,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21年;
12.“‘长三角’与‘大湾区’人才培养与交流互动机制研究”,江苏省委宣传部重点智库研究项目,2021年
13.“党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路径方法研究”全国青联统一战线理论研究课题,2021年;
三、学生培养
(一)主讲课程
《政治学导论》《逻辑学》《马克思主义工业化道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与青年组织》《专业英语》
(二)指导学生
2016年担任硕士生导师、2021年担任博士生导师,注重实践能力,尊重学生个人职业发展意愿,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毕业生分布于政府职能部门、国有企业及高校科研院所,博士生成功孵化企业并上市。
四、社会服务与实务
曾任职共青团系统、驻外使馆系统及工信部系统,深度参与多项高访与国际合作工作,深耕国际传播领域。2016 年推动成立 “一带一路” 国际青年研究与交流中心,组建全国 “青年公共外交” 研究联盟;2017 至 2021 年,先后主持举办首届 “青年与公共外交” 国际学术论坛、“一带一路产业创新发展国际论坛” 及 “百年未有大变局下的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活动。
多次以中联部、团中央特邀专家身份,向吉尔吉斯斯坦、越南等国政党领袖介绍中国青年运动经验,多次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访日本、北马其顿等国,在多场国际场合发表演讲、讲述中国故事。其事迹被选为践行 “中国梦” 先进代表,获《人民日报》专题报道。
五、招生方向
(一)新时代中央经济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
主要研究内容:本方向深入剖析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架构、核心要义与实践逻辑。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传承视角出发,研究其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发展,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涵。聚焦于习近平经济思想所涵盖的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深入探究其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包括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机制研究、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的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中的国际贸易与投资合作策略,以及共享发展理念在促进社会公平与民生改善方面的实现方式。同时,紧密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等重大命题,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政策制定、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实践领域的具体应用与成效评估。
职业前景:毕业生凭借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深入理解与研究能力,在多领域具备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在政府部门,可担任经济政策制定与研究岗位,参与地方乃至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产业政策设计,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在研究机构与高校,能够从事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深入挖掘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深度,培养未来经济领域的专业人才;在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可作为战略顾问,助力企业依据国家经济政策导向,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把握市场机遇,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金融机构,能够从政策研究角度,为金融产品创新、投资决策提供政策依据,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随着国家持续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该方向人才在经济领域各环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职业晋升路径多元且前景光明 。
(二)数字资产金融化
主要研究内容:聚焦数字资产(如加密货币、NFT、数字藏品、数据资产等)在金融领域的合规化应用与创新实践,核心研究方向包括数字资产的价值评估模型构建、区块链技术在资产确权与交易中的落地应用、数字资产交易市场的监管框架设计、跨境数字资产流动的风险防控,以及基于数字资产的金融产品创新(如数字资产质押融资、指数基金、衍生品等)。同时,结合宏观金融政策与技术发展趋势,探索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融合路径,解决数字资产在记账、清算、托管等环节的技术瓶颈与合规难题。
职业前景:毕业生可在多领域从事核心岗位,包括但不限于:1. 金融机构(银行、证券、基金公司)的数字资产业务部门,担任产品经理、投资分析师、合规顾问,负责数字金融产品设计与风险管控;2. 区块链科技公司,从事数字资产技术研发、市场运营或解决方案设计;3. 监管与研究机构(金融监管局、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参与数字资产行业政策制定、市场监测与理论研究;4. 互联网企业与实体企业的数字化部门,负责数据资产化运营、数字藏品发行与管理等工作。随着全球数字经济加速发展,该方向人才需求持续增长,职业发展空间广阔,且薪资水平显著高于传统金融领域平均水平。
六、招生要求
1.治学:需扎实掌握学科知识,有严谨治学态度与科学研究方法,能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关注经济领域前沿动态。
2.纪律: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校规及学术道德,杜绝学术不端;按时完成培养任务,配合导师指导,保持正确政治立场,维护政策与学术严肃性。
3.兴趣:对中国经济实践与理论创新有兴趣,关注国家重大战略,乐于参与学术交流、阅读经济类资料,鼓励有跨学科探索意愿。
4.职业规划:尊重学生个人职业规划,但看重理想信念,人品,需要有目标有理想,拒绝躺平
七、联系方式
邮箱:chen_yunzhe@163.com
办公电话:0757-86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