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情况
钟世川,女,经济学博士,毕业于暨南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后于中山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现任职于2138cn太阳集团城经济贸易学院,担任副研究员。
二、科学研究
(一)主要研究领域
数字技术与生产效率;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宏观经济数量分析
(二)论文、著作、专利、获奖
1.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分解—基于要素分配参数的讨论,《统计研究》2016年第9期,第一作者。
2.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对生产率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技术创新方向和资源配置效应的视角,《国际贸易问题》2021年第6期,第一作者。
3.数字技术驱动生产率提升的效应识别及特征研究,《科学学研究》2023年第4期,第一作者。
4.数字技术偏向下制造业行业生产率的收敛效应,《科学学研究》2024年第12期,第一作者。
5.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再测算与分解研究—基于多要素技术进步偏向的视角,《经济评论》2017年第1期,第一作者。
6.技术进步偏向与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经济学家》2014年第7期,独作。
7.经济增长分化下中国区域生产率提升潜力及实现路径研究,人民出版社,2024年,独作。
(三)主持的项目
1.数字技术推动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效应评估及优化路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23 年。
2.经济增长分化下中国区域生产率提升潜力及实现路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9 年。
3.区域经济增长分化下技术进步适宜性与优化路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18年。
4.数字技术变革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生产率的提升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广东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23年。
三、学生培养
主讲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
四、招生方向
(一)数字技术与生产效率研究:本研究方向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在微观企业及宏观产业层面的应用,重点研究其如何优化生产流程、重塑商业模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职业前景面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部门、工业互联网平台、管理咨询公司及智库研究机构。
(二)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融合研究:本研究方向关注生成式AI、大模型等智能技术对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作用,研究其在智能制造、智慧商务、金融等领域的应用与影响。职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投身于企业的数字化业务研发、战略规划或AI解决方案设计等岗位。
五、招生要求
对所招收的研究生要求有:
治学方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严谨的科研态度,能够主动探索前沿问题,恪守学术规范,追求创新性成果。
纪律方面: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习与毕业论文时间投入,按时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
兴趣爱好:鼓励发展对数字技术、数据分析、产业实践等方面的兴趣,保持好奇心和跨学科学习能力。
职业规划:有清晰的短期研究目标和长期职业方向,积极提升学术能力或行业实践技能,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需求。
六、联系方式
邮箱:zhongshichu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