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队伍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队伍

唐松——数字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5-09-12  浏览次数:

一、基本情况

唐松,男,云南大理人,1980年12月出生,经济学博士(武汉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2138cn太阳集团城发展规划处处长,原华南创新金融研究院院长、原《金融经济学研究》期刊主编、原广东特色金融体系协同创新发展中心主任,广东省普通高校金融科技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主任,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科数字经济方向带头人,2138cn太阳集团城国家金融学学科负责人,广东省区域金融政策创新团队方向带头人、首批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广东省金融风险大数据中心首席专家,广东省东莞、佛山等11地市金融工作局咨询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第四届决策咨询专家、平安银行总行金融科技外部专家。研究领域为国家金融学;金融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7项。主编《区域金融与城市发展研究》《区域产业品牌效应研究---产业集聚视角》等2部、参编译2部。在《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国际金融研究》《财政研究》《经济管理》《光明日报》等期刊报纸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撰写提交金融发展改革领域的相关政策咨询报告18份报告,其中8份获得省部级领导重要批示,16份获地市级领导和部门采纳。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第三)、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第二)等。

二、科学研究

(一)主要研究领域

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宏观领域)、金融业态与金融科技创新(中观领域)、行为金融与市场风险(微观领域)、区域金融风险与区域经济(结构领域)。

(二)论文、著作、专利、获奖

1.金融科技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J].财经科学,2022(2):17-32.

2.“Does FinTech promote corporate competitiveness? Evidence from China”. Finance Research Letters, 2023, 58: 104660.(JCR一区,中科院二区TOP)

3.数字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结构特征、机制识别与金融监管下的效应差异[J].《管理世界》,2020(5):52-66.(2020.07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四期转载2版;2020.07被《人大复印资料》2020年第七期全文转载)

4.金融科技创新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促进还是抑制?——理论分析框架与区域实践[J].《中国软科学》,2019(7):134-144.

5.金融市场化改革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来自利率市场化的中国经验证据,《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13-27.

6.“Can FinTech promote enterprise cross-region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China”.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 2024, 96: 103524.(JCR一区,中科院二区)

7.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N]光明日报(理论版),2019年7月30日.

8.“Financial Self-Efficacy and Disposition Effect in Investors:The Mediating Role of Versatile Cognitive Styl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9,9,2705.

9.“Allocation Dynamic Model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Chai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2013,51(24):428-435.

10.“Risk-aversion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in financial industry chain”. Computer modelling and new technologies, 2014,18(12C):489-493.

11.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基于东、中、西部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8):100-110.

12.区域产业品牌效应、外部性与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域空间模型的分析[J].经济管理,2015(8):35-44.

13.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公共财政支持[J].财政研究,2010(10):15-16.

14.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影响的实证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7):37-43.

15.完全竞争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吗?——基于串谋情形下的厂商数目与生产成本视角[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1): 98-104.

16.差异化路径下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战略:基于利益主体行为的博弈[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1): 99-105.

17.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契约研究:一个委托代理的视角[J].财经论丛,2010(04):98-102.

18.自由市场型还是政府适度引导型?--两种不同产业政策实施机制的效率比较与选择[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05):14-19.

19.广东省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基于工业的实证研究[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2(02):41-46.

20.独著:《区域产业品牌效应研究——产业集聚视角》,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21.主编:《区域金融与城市发展:以广州为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22.著作权人:《金融文本抽取系统V1.0》,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018SR06177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17年.

23.著作权人:《金融文本聚类系统V1.0》,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018 SR7102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17年.

24.研究论文《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2017年获广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5.研究报告《服务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关联机理研究:以广州为例》2010年获广州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6.2017年11月研究报告“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进广东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获广东省省委副书记批示并被省委办公厅调研要报采纳

27.2017年12月研究报告“完善金融支持方式,加快广东新型城镇化发展”.获广东省副省长批示并被省金融办研究要报采纳

28.2016年8月研究报告“关于拓展广州市经济增长极的思路与建议”.获广州市副市长批示并被广州市社科成果要报采纳

29.2014年12月研究报告“广州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及相关政策建议”.获广州市市长批示并被广州市社科成果要报采纳

30.2018年3月研究报告“关于打造佛山RegTech金融监管科技智能平台,防控金融风险,提升地方金融监管效率的建议”.获佛山市常务副市长批示并被市金融局采纳。

(三)主持的项目

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入库专家等,期间主持各级纵向科研项目1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合作参与各级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级2项,教育部4项;部分代表性项目如下: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利率市场化结构效应的分层传导与区域金融异质性风险防范研究》,(2019.01-2022.12)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金融产业链效应与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及其空间扩散的实证研究》,(2014.01-2017.12)

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区域产业品牌效应扩散路径与结构性产业政策调控研究》,(2011.01-2014.4)

4.主持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资金项目:《广东区域金融风险大数据建设》,(2017.01-2018.12)

5.主持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社会发展项目):《广东”双转移”战略下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金融服务支持》,(2010.07-2013.03)

6.主持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重点引导项目):《珠三角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与空间资源配置》,(2009 .10-2013.03)

7.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一般项目):《区域产业金融外部性与品牌效应的内生互动关系研究:以广东省为例》,(2008.12 -2012.11)

8.主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2015重点委托项目):《关于拓展广州经济增长极的思路与建议》(2015 .6 -2015.12)

三、学生培养

主讲课程:

担任《区域金融》、《宏微观经济学》、《新金融与金融科技案例》《行为金融》研究生、本科生课程教学。

联系我们

    2138cn太阳集团(MACAU)官方网站-Online Platform 版权所有

    校址:广州市天河区迎福路527号 | 邮编:51052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127号   粤ICP备05008840号